团队简介

       核测量方法与智能装备创新团队围绕“核科学与技术”相关领域开展理论、方法、技术、设备研制等研究的创新团队,成员共计10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2人、副研究员1人、讲师7人,博士生导师2人、博士后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教育部首批“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名、入选首批“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团队”(核退役与核废物处置)1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名、四川轻化工大学“652学者”1名。                

      核测量方法与智能装备创新团队目前拥有核辐射探测与成像实验室、核电子学实验室、核探测与核分析技术综合实验室等,实验室科研用房面积约1000平方米,实验设备总价值1000余万元。团队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四川新先达测控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新漫传感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长期科研合作关系。为培养出适合国家核工业所需的综合性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团队正在逐步建立一个跨学科、多元化的科研平台。经过多年的科研攻关和研究,团队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科技部重大科研仪器设备专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项目、国防科工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国家级课题40余项,横向课题50余项,科研经费累计达1.5亿元。团队长期从事核辐射测量方法研究、智能装备研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开发了一系列低本底α、β、γ、中子探测仪器/装备,包括能量色散X荧光分析仪、抽注水多球中子测量系统、大批量人群体内污染快速检测系统、核废物层析γ扫描(TGS)检测系统、燃料元件在线无损检测技术、瞬发中子活化分析全物料多元素在线分析系统、编码孔径自适应扩展视场成像系统、在线中子测量系统等。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 。                                                                  

团队成员 

庹先国博士 教授/博导

团队负责人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教育部首批“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计划

入选首批“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团队”


杨剑波博士 教授/博导

 王琦标博士 教授/硕导

邓超博士 副教授/硕导

 石睿博士 教授/硕导

刘崎博士 副教授/硕导

 李锐 博士

克拉博士 硕导

张松柏博士 副研究员

陈忠博士 副教授/硕导

郑洪龙博士 副教授/硕导

赵烨印 博士

鄢刚 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