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六一”国际儿童节之际,为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履行高校关工委关爱青少年职责,启迪乡村留守儿童科学梦想与家国情怀,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合富顺县板桥镇农历村驻村工作队,在我校宜宾校区成功举办“大手牵小手”主题庆祝活动。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关工委副主任车蔓,板桥镇党委委员马志刚,学院派驻农历村第一书记、关工委骨干晋良平,农历村干部、15名留守儿童、学院相关科室负责人及“星火”志愿队学生代表共同参与。
活动旨在发挥学院专业与教育资源优势,搭建城乡互动桥梁,播撒科技火种。“星火”志愿队带领孩子们参观宜宾校区图书馆,感受大学氛围。在关工委成员胡启威博士、张松柏博士引导下,孩子们深入学院文化墙和实验室。博士们通过精密仪器演示、基础原理探索和创新成果展示,带来生动“实验启蒙课”,在孩子们心中悄然种下崇尚科学、立志报国的种子。
在举行欢迎座谈会。大学生代表陈健分享成长感悟勉励孩童。儿童代表罗是翔动情表示:“感谢驻村工作队和学院关工委提供走进大学的机会,这个‘六一’充实难忘!我们将以哥哥姐姐和老师们为榜样,努力学习成才。”马志刚委员衷心感谢物电学院对板桥镇及农历村乡村振兴的支持,他强调,组织留守儿童“走出去”研学是智力帮扶的创新实践,对开阔视野、激发动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意义深远,是校地合作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典范。
车蔓副书记代表学院党委和关工委向孩子们致以节日祝福。她强调,服务乡村振兴、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是关工委的重要使命与责任。她寄语孩子们珍惜此行,感受大学精神与科技魅力,树立远大理想,开阔视野,努力成长为栋梁之才,未来报效家乡和国家。座谈会后,物电学院为孩子们赠送了暖心纪念品并合影留念。
下午活动精彩纷呈。“3D全息投影”、“小孔成像”、“盐水发电机”、天文观测等物理实验,极大激发了孩子们的科学探索热情。“巧接彩珠”、“趣味筷子夹球”、“十指同心”等团队游戏,锻炼动手协作能力,增进城乡、大小学生间情谊。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节日关爱,更是连接城乡、促进教育资源共享、服务乡村振兴的扎实实践。学院关工委将继续秉持“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方针,深化校地合作,为培养时代新人、服务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