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郑洪龙,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核工程系主任。2013年6月毕业于西南科技大学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16年6月毕业于西南科技大学物理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19年7月毕业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技术及应用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光子能谱探测与分析、核废物桶γ射线无损检测、无源效率刻度、图像重建算法设计、核数据处理与分析等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四川省科技计划应用基础研究项目1项、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项、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技术应用基金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等6项,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4篇,其中SCI收录4篇,以第一发明人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2019年7月-2021年6月,在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从事核辐射测量、辐射防护设计、辐射安全分析等工作,具有丰富的核能工程、核技术应用专业行业经验。
教育经历
2016.09 - 2019.07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核技术及应用 博士
2013.09 - 2016.08 西南科技大学 物理学 硕士
2009.09 - 2013.08 西南科技大学 核工程与核技术 学士
工作履历
2021.07 - 至今 四川轻化工大学 讲师、副教授
2019.07 - 2021.06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助理研究员
学术兼职
中国核学会会员
教学工作
主讲《辐射防护基础》《核安全概论》《核数据分析课程设计》等课程,主持四川轻化工大学教学改革项目1项,参与四川省教学改革项目2项,以第一作者发表教改论文1篇,指导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省级项目1项、校级项目1项,指导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1篇、获优秀毕业论文1人。
研究领域
粒子能谱探测与分析、核废物桶γ射线无损检测、无源效率刻度、图像重建算法设计、核数据处理与分析
文章专著/教材
[1] Honglong Zheng, Xianguo Tuo, Wei Zhao, Guang Yang, Yuhao Li, Rui Shi, Qi Liu. An efficiency function model of segmented gamma scanning for measuring radioactive waste drum[J]. Applied Radiation and Isotopes, 2023, 199: 110895.(SCI)
[2] 郑洪龙, 庹先国, 石睿, 刘崎, 王镇川, 曾雄, 王博, 何庆驹, 宋纪高. 放射性废物桶γ检测探测器准直器模拟设计[J].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2022, 42(04): 668-671.
[3] Rui Shi, Honglong Zheng, Xianguo Tuo, Changming Wang, Jianbo Yang, Yi Cheng, Mingzhe Liu, Songbai Zhang. Image Reconstruction Based on Total Variation Minimization for Radioactive Wastes Tomographic Gamma Scanning from Sparse Projections[J]. IEEE Access, 2021, 99: 87453-87461.(SCI,共同一作)
[4] 郑洪龙, 庹先国, 苟家元, 吴耀, 左伟, 郭雨非, 何庆驹, 宋纪高, 阳林锋, 刘伟. 点源空间效率函数法层析γ扫描无源效率刻度[J].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2021, 41(01): 24-29.
[5] 郑洪龙, 庹先国, 苟家元, 吴耀, 左伟, 郭雨非, 何琳, 刘艳芳, 黄聪, 阳林锋, 刘伟. 基于蒙卡模拟的分段γ扫描无源效率刻度方法[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20, 32(04): 132-138.
[6] Honglong Zheng, Xianguo Tuo, Shuming Peng, Rui Shi, Huailiang Li, Aijing He, Zhigang Li and Qiang Han. An improved algebraic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 for reconstructing tomographic gamma scanning image[J]. Nuclear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in Physics Research A, 2018, 906: 77-82.(SCI)
[7] Honglong Zheng, Xianguo Tuo, Shuming Peng, Rui Shi, Huailiang Li, Jing Lu and Jinfu Li. Determination of gamma point source efficiency based on a back-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J].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2018, 29(5): 79-87.(SCI)
[8] 郑洪龙, 庹先国, 石睿, 张贵宇, 韩强, 程一鸣. 井型高纯锗探测器体源样品无源效率刻度[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7, 29(12): 72-77.
[9] 郑洪龙, 庹先国, 石睿, 王琦标, 张贵宇, 韩强. 蒙特卡罗模拟确定γ射线衰减系数函数及参数[J]. 核技术, 2017, 40(03): 16-22.
[10] 郑洪龙, 庹先国, 石睿, 刘宇琦. 聚乙烯样品源γ自吸收校正的MC模拟[J].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2015, 35(09): 936-939.
[11] 郑洪龙, 庹先国, 石睿, 阳刚, 邓超, 曹文, 刘瑶. 蒙特卡罗模拟确定HPGe探测器点源效率函数及参数[J]. 核技术, 2015, 38(04): 7-12.
主要研究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碲锌镉阵列探测的层析γ扫描图像快速重建方法研究,2023.01-2025.12,30万元,主持.
[2] 四川省科技计划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核废物处置中桶内核素活度分布三维返演方法研究,2021.04-2023.03,15万元,主持.
[3] 企业信息化与物联网测控技术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放射性废物桶分段γ检测中断层效率数据建模技术研究,2021.10-2023.06,2万元,主持.
[4] 四川轻化工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工程应用背景下的核辐射防护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研究,主持.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瞬发γ成像核废物桶内毒物元素定量检测关键技术研究,2024.01-2027.12,53万元,参研.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抽注水多层同心球中子能谱n-γ射线联合反演方法研究,2023.01-2026.12,55万元,参研.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阵列闪烁探测器层析γ扫描实现桶装核废物检测关键方法研究,2019.01-2022.12,63万元,参研.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托卡马克二维微观撕裂模气球理论研究,2023.01-2026.12,56万元,参研.
[9] 2021-2023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基于“核+X”学科交叉的核工程类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与实践,参研.
[10] 2021-2023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蒙卡核计算仿真”软件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参研.
授权专利
[1] 基于点源空间效率函数的层析γ扫描体素效率刻度方法,国家发明专利,ZL201811487228.2,排名第一(授权)
[2] 体素衰减效率加权平均的SGS断层效率刻度方法,国家发明专利,ZL201811043829.4,排名第一(授权)
[3] 一种放射性废物箱γ放射性核素无损检测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ZL202121679205.9,排名第一(授权)
[4] 基于蒙卡模拟和函数模型的废物桶SGS效率刻度方法,国家发明专利,CN202310203497.6,排名第一(受理)
[5] 基于碲锌镉阵列探测的废物桶分段γ测量装置及方法,国家发明专利,CN202210283317.5,排名第一(受理)
[6] SGS效率刻度函数模型及构建方法、刻度方法、应用,国家发明专利,CN202110831586.6,排名第一(受理)
[7] 一种基于阵列碲锌镉探测器的层析γ扫描装置及方法,国家发明专利,CN202110831588.5,排名第一(受理)
奖励与荣誉
[1] 2021年新进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班讲课比赛一等奖,2022.06,独有.
[2] 中国核工业教育学会涉核课程思政案例三等奖,2023.11,排名第二.
[3] 2022年教职工年度考核为“优秀”,2023.06.
[4] 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得者,2023.09.
其他情况
[1] 2022年,增列为四川轻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2] 2023年,核测量方法与智能装备团队(学校“652”科研团队A类),科研骨干成员.
[3] 2023年,微纳光电材料与器件团队,科研骨干成员.
[4] 2020.12,参加中国辐射防护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基于蒙特卡罗模拟的分段γ扫描效率刻度函数模型研究,分会场口头报告,获得优秀报告.
[5] 2023.09,参加中国辐射防护学会2023年辐射防护大会,基于蒙卡模拟和函数模型的核废物桶SGS效率刻度方法,分会场口头报告.
[6] 2023.10,参加中国核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基于迭代算法的碲锌镉探测器模拟γ能谱解析方法研究,粘贴报告.
编辑:cs